一年又快要過了,這場疫情也快滿週歲了。在臺灣的你們可能還是很難想像瑞典或歐洲的景況,已經分不清到底是第二波還是第三波;或者從來都是同一波沒緩過?縱使本週瑞典的王子與王妃宣佈染疫,大家日子還是照樣地過。先前首相在電視談話上強烈地「建議」大家不要去健身房、別去圖書館、別參加慶典、乖乖待在家,但疫情數字還是不領情地繼續攀升著。政府看來是不想約束國民的人生,這是瑞典式的自由嗎?反觀臺灣,日子也是照常地過,可以去健身房圖書館、還可以辦金馬獎和大型演唱會,看著臉書上眾老友的吃喝玩樂日常,驚覺我們之間隔的不是一片海洋或大陸,而是一整年。你們走完了;我還在過去。全世界大概就只有兩個國家沒有封城或lockdown,也都受到國際媒體的注目與分析,分別是臺灣和瑞典,而我介於這兩個國家之間,面對這兩種不同的自由,一個是想要卻得不到的自由;另一個是在我身邊卻不想要的自由。
但其實啊,能坐在家裡沙發上舒舒服服地打這篇文章,爐上還有湯正慢火煲著,電視裡看著早就該追完的金馬重播,是多奢侈的事情。疫情使得瑞典與歐洲各國的貧富差距加大,失業率已經破9的瑞典,評論家預估會繼續往上攀升。可以抱著一台筆電坐下就工作的人們終究是幸運的,雖然時不時要抱怨長期在家工作的困擾,但宏觀一點來看,不過是第一世界的煩惱罷了。那些服務業的親切臉孔、餐館跑堂的人們、辦公室的清潔工、還有更多更多的、一個又一個的人,那些過往辛勤的努力都在今年歸零。重新來過?是知易行難的美好,把握機會轉換跑道?臺鐵的軌道也不是馬上就能給高鐵跑。
我自己的老本行是活動行銷。這一整年沒什麼實體活動能成行,所以大家都紛紛轉型成線上活動。上週有幸擔任了北歐某活動獎項的評審,要評選出今年表現最佳的線上行銷活動(順道一提,當評審真的是極度困難的事,花了我好幾天的晚上細細琢磨難下決定),好奇地查了各大參賽者所屬的活動代理商,大部分都是有足夠資本能撐過寒冬的中大型公司。許多我知道的小型代理商都紛紛歇業了,以為只要撐三個月卻到頭來是一年。
過往合作過的J是白手起家的單親媽媽,在英國的業界是得過獎的小型代理商,版圖還跨到歐洲大陸上,今年初她努力地把公司成長到中型代理商的規模,但如今她已資遣了大部分的員工、賣了公寓,帶著兒子回到鄉下的媽媽家生活。今天是瑞典的Första advent,也就是聖誕節的倒數第四週,傳統上要點燃第一根蠟燭期盼節日的到來。J很貼心地傳訊息來問候,附上她和兒子的照片。簡單寒暄過後,她說今年的打擊太大,被迫回到原點,雖然心有不甘但只能接受。「公司快結束了、公寓賣掉去支付員工資遣費、我過去七年的努力好像都要沒了;但我也不是什麼都沒了,我還有我兒子,為了他我會繼續努力。」
正所謂,時代的一粒灰再小,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。